服务热线:17317428845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储能电池在机房中主要用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其应用与机房的关键设备运行、能源管理策略密切相关。以下从应用场景、核心作用、配置要点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解析其关系:
场景:机房内的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存储系统等对电力中断极为敏感,瞬间停电可能导致数据丢失、业务中断甚至硬件损坏。
作用:
短时间备电:当市电中断时,储能电池(如铅酸电池、锂离子电池)通过 UPS(不间断电源)系统立即放电,为设备提供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的电力,确保系统有足够时间完成数据存储、正常关机或切换至柴油发电机等备用电源。
稳定电压 / 频率:过滤市电中的浪涌、谐波等干扰,保障设备运行在稳定的电力环境中。
场景:机房作为高耗能场所,电费成本占比显著。部分地区实施峰谷电价政策,夜间低谷时段电价较低。
低谷充电、高峰放电:在电价低谷时段利用电网电力为储能电池充电,高峰时段放电供机房设备使用,降低用电成本。
缓解电网压力:通过 “削峰填谷” 减轻电网高峰负荷,符合绿色数据中心的节能要求。
场景:部分机房部署了太阳能光伏板或风力发电机等分布式能源,但可再生能源输出具有间歇性(如夜晚无光照、无风时)。
能量存储与平滑输出: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储在电池中,在产能低谷时释放,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,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。
电池类型适配:
铅酸电池:成本低、技术成熟,常用于中小型机房,但体积大、重量重、循环寿命较短(约 300-500 次)。
锂离子电池(如磷酸铁锂):能量密度高、体积小、循环寿命长(2000 次以上),但成本较高,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或对空间敏感的场景。
管理系统联动:通过电池管理系统(BMS)与 UPS 监控系统对接,实时监测电池状态(电压、温度、剩余容量等),提前预警故障(如电池老化、短路风险),保障备电可靠性。
场景:机房空调系统是主要耗能设备之一(约占机房总能耗的 40%-50%)。
协同逻辑:在电网高峰时段或储能电池放电期间,可通过 “冷池” 预冷、提高设定温度等策略降低空调能耗,优先保障 IT 设备用电,实现整体能源优化。
计算依据:根据机房 IT 设备总功率、预期备电时间(如 15 分钟、1 小时)及电池效率(如铅酸电池放电效率约 80%),通过公式计算电池容量(通常以安时 / Ah 为单位)。
冗余原则:为应对极端情况(如柴油发电机故障),电池容量通常预留 20%-30% 冗余。
空间规划:铅酸电池需独立电池室,配备通风系统(防止氢气泄漏);锂离子电池可集成至 UPS 机柜,但需严格控制温度(20-25℃最佳)。
防火防爆:锂离子电池需配置消防系统(如气体灭火),避免热失控引发安全事故。
定期检测:通过自动巡检系统或人工测试,检查电池内阻、电压一致性,及时更换老化电池组。
退役电池利用:退役的储能电池可降级用于低速电动车、家庭储能等场景,降低环保压力和成本。
技术升级:
长寿命电池: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材料改进,循环寿命向 5000 次突破,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智能化管理:AI 算法预测电池剩余寿命(RUL),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,减少过度充放电损耗。
模式创新:
虚拟电厂(VPP):大型数据中心的储能电池可聚合参与电网调频、需求响应,获取辅助服务收益。
光储一体化:光伏 + 储能 + 机房负载形成微电网,实现 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,提升碳中和进程。
储能电池是机房电力保障体系的核心组件,其作用从 “被动备电” 逐步转向 “主动参与能源管理”。未来,随着电池技术革新和能源政策推动,储能电池将更深度融入机房的绿色低碳转型,成为构建高效、可靠、可持续的数据中心的关键支撑。
17317428845@163.com
扫码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25 储能蓄电池|阀控式铅酸蓄电池|铅酸免维护蓄电池|理士蓄电池|双登蓄电池|圣阳蓄电池|巨佰鹿蓄电池|德国阳光蓄电池 鲁ICP备2024082956号-2
XML
电话
返回顶部